高级检索
血浆纤维蛋白原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

    作者

    李道卫

    摘要

   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肺癌诊断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,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(FIB)含量与化疗疗效的关系。 资料和方法: 1、病例选择:肺癌组患者95例,均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确诊肺癌的患者,其中男性62例,女性33例,年龄34—81岁,中位年龄60.0岁。病例选择标准:所有病例经均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,并排除同时患有其他心、肺、肾疾病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在这95例肺癌患者中,有67例患者经证实已有转移,70例患者接受化疗,治疗结束后,按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定标准:有效(包括完全缓解CR、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患者)48例、无效(包括进展PD和复发患者)22例。正常对照组100例,均为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,其中男性60例,女性40例;年龄25~77岁,中位年龄45.0岁。 2、治疗方法:经确诊的肺癌患者,其治疗方案主要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确定。参加化疗的患者均遵医嘱按时完成规定疗程。 3、血浆FIB测定:入组肺癌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化疗前测定血浆FIB值,接受化疗患者均于下次化疗前再次测定血浆FIB值。测定方法如下: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1.8ml,放入含枸橼酸钠0.2m1的专用真空抗凝试管中,混匀,经3000r/min离心10分钟后收取上层血浆,应用美国贝克曼—库尔特公司ACL—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,以凝血酶原导出FIB法得出测定结果。检验均在(20±5)℃室温条件下行,2h内完成。所用试剂盒、参比血浆、参比液均为美国IL公司(International Laboratory)产品。 4、统计学方法:数据均为计量资料,以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两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,方差不齐则采用近似法t’检验。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13.0软件进行,取P<0.05具有统计学差异。 结果: 1、肺癌组和对照组血浆FIB含量测定结果比较:对照组为(2.95±1.59)g/L,肺癌组治疗前为(4.76±1.77)g/L,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(P<0.05)(如表1所示)。 2、肺癌组中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治疗前FIB值比较:有转移组血浆FIB值为(4.95±1.95)g/L,无转移组血浆FIB值为(4.31±0.64)g/L,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(P<0.05)(如表2所示)。 3、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FIB含量的比较 化疗有效者:治疗前FIB含量为(4.66±0.52)G/L,治疗后为(3.32±0.91)g/L,治疗前后FIB含量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。化疗无效者:治疗前FIB含量为(4.67±0.80)g/L,治疗后为(5.28±0.94)g/L,治疗前后FIB含量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(如表3所示)。 结论: 肺癌患者存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.故可用血浆FIB含量作为诊断肺癌的一项指标;FIB作为一种简便、快速、敏感的指标,从血凝学变化方面,监测肺癌的生长、转移、恶化及治疗效果,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。

    关键词

    肺癌 肿瘤转移 纤维蛋白原 化疗疗效 临床诊断
基本信息

  • 所属机构:呼吸

    归属医师:姜淑娟

    语种:Chinese

    导师:姜淑娟

    专业:内科学(呼吸系病)

    学位授予单位:山东大学

    学位:硕士

    年份:2009

    附件: pdf

    收录: 万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