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检索
57例肺真菌病临床分析

    作者

    邵杨

    摘要

    了解肺真菌病的病原学构成,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,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,了解各类肺真菌病的预后。比较肺曲菌病和肺念珠菌病的基础疾病发生率、症状、体征、影像学特点、预后有无统计学差异。
       方法:回顾性调查1999年1月~2008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所有住院病历中,确诊为肺真菌病的病历。病例入选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“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”所规定的确诊标准。分析其病原学、基础疾病及高危因素、临床表现、影像学特点、治疗及预后情况。肺曲菌病组和肺念珠菌病组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,检验水准取α=0.05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       结果:
       1.57例肺真菌病患者中,曲霉菌22例(38.60%),念珠菌12例(21.06%),其中白色念珠菌10例(17.55%),光滑念珠菌1例(1.75%),近平滑念珠菌1例(1.75%)。酿酒酵母菌1例(1.75%),镰刀霉菌1例(1.75%),组织胞浆菌1例1.75%),隐球菌1例(1.75%),肺卡氏菌1例(1.75%)。未分类真菌18例(31.58%)。
       2.57例肺真菌病患者中45例(78.94%)合并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,其中合并结构性肺病者16例(28.07%),恶性肿瘤者13例(22.80%),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7例(12.28%),肺结核6例(10.52%)、糖尿病4例(7.01%)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冠心病、脑血管病、体内留置导管各3例(5.26%),抗生素应用超过7天者2例(3.50%),先心病、肾功能不全、心功能不全、肺脓肿、支气管哮喘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、激素者各1例(1.75%)。其中15例(26.31%)患者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,12例无基础疾病(21.05%)。
       3.主要症状有发热38例(66.66%),寒战4例(7.01%),咳嗽45例(78.94%),咳痰36例(63.15%),胸闷15例(26.31%),咯血29例(50.87%),胸痛14例(24.56%)。胸部查体发现干哕音者15例(26.31%),湿哕音22例(38.60%),胸腔积液者19例(33.33%),紫绀者2例(35.08%)。
       4.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团块状阴影15例(26.31%),结节8例(14.03%),磨玻璃样浸润影20例(35.08%),空洞15例(26.31%),其中洞内球征4例(7.01%),空气新月征7例(12.28%),实变2例(3.51%)。
       5.57例肺部真菌患者中,23例采用手术切除病灶(40.35%),34例曾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(59.65%),其中应用氟康唑治疗18例(31.58%),伊曲康唑治疗16例(28.07%)。痊愈28例(49.12%),好转19例(33.33%),无效2例(3.51%),恶化4例(7.02%),死亡4例(7.02%)。
       结论:
       1.肺真菌病病原体以曲霉菌最常见(38.6096),其次为念珠菌(21.06%)。
       2.肺曲菌病组合并基础疾病率为81.82%,肺念珠菌病组为83.33%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       3.肺曲菌病组患者咯血的发生率(59.09%)高于肺念珠菌病组(16.67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其他症状无统计学差异。肺曲菌病组干啰音发生率(13.64%)低于肺念珠菌病组(58.33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肺曲菌病组的湿啰音发生率(22.73%)低于肺念珠菌病组(83.33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其他体征无统计学差异。
       4.肺曲菌病组(50%)空洞形成率高于肺念珠菌病组(8.33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肺曲菌病组磨玻璃样浸润影发生率(18.18%)明显低于肺念珠菌病组(75.0%)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其余影像学表现无统计学差异。
       5.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,肺真菌病痊愈及好转率为82.45%。肺曲菌病组痊愈及好转率90.90%,肺念珠菌病组为66.67%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

    分类号

    R379R563.1
基本信息

  • 所属机构:呼吸

    归属医师:姜淑娟

    语种:Chinese

    导师:姜淑娟

    专业:内科学(呼吸病学)

    学位授予单位:山东大学

    学位:硕士

    年份:2010

    附件: pdf

    收录: 万方